往復單元 | 隔膜泵 |
---|---|
材質 | 鑄鐵 |
驅動方式 | 電動 |
性能 | 變頻 |
用途 | 計量泵 |
輸送介質 | 其他 |
葉輪數目 | 單級 |
泵軸位置 | 其他 |
葉輪結構 | 封閉式葉輪 |
葉輪吸入方式 | 單吸式 |
汽蝕余量 | 1~30(m) |
吸入口徑 | 15~800(mm) |
排出口徑 | 15~800(mm) |
電壓 | 220/380(V) |
功率 | 1~90(kw) |
規格 | GB 500/0.6 |
最大出口壓力 | 10 |
額定流量 | 1~600 |
原理 | 隔膜泵 |
品牌 | 工洲 |
型號 | GB系列 |
GB型機械隔膜式計量泵
產品概述:
GB型機械隔膜式計量泵可輸送溫度-30℃~100℃,粘度為0.3~800mm2/s不含固體顆粒的腐蝕性或非腐蝕性液體介質。廣泛用于石油、化工、紡織、食品、造紙、原子能技術、電廠、塑料、制藥、水廠、環保等工業和科技部門。用來向加壓或常壓容器及管道內精確定量輸送不含固體顆粒的液體。
驅動系統: 兩相、三相標準電機或防爆電機
可調計量范圍:0-1800L/H
最大壓力范圍:0-0.6MPa
驅動方式:電機驅動
控制方式:手動、自動控制(可接收4-20mA信號來調節流量)
1、鑄鋁殼體,散熱性能高,整體重量輕,適用各種酸堿藥液,無毒無味。
2、采用偏心曲軸機構,徑向滑運調節流量。
3、接觸介質泵頭為PVC、可選PTFE、及不銹鋼材質。
4、性價比高,普遍適用于,壓力要求不高的水處理行業。
5、在泵運行或停止時也可任意調節流量也可定量輸出。
6、隔膜為多層復合結構壓制而成,第一層超韌性Teflon耐酸薄膜,第二層EPDM彈性橡膠,第三層厚度3.mm SUS304支撐鐵芯,第四層采用強化尼龍纖維補強,第五采用EPDM彈性橡膠完全包履,可有效提升隔膜使用壽命。
泵頭部位材質 | 工作條件 |
計量泵頭: 聚氯乙烯、SUS304、SUS316、聚四氟乙烯 | 環境溫度: -30℃---90℃ |
計量閥: 聚氯乙烯、SUS304、SUS316、聚四氟乙烯 | 電機: 二相、三相標準電機或防爆電機 |
閥球: 二氧化硅、SUS304、SUS316、陶瓷 | 功率:0.75KW 1.1KW 1.5kw |
密封: 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 | 防護等級:IP54 |
性能參數:
型號 | 流量 | 壓力 | 沖次 | 電機功率 | 進出口徑 (mm) |
(L/h) | (Mpa) | (min-1) | (kw) | ||
GB 500/0.6 | 500 | 0.6 | 48 | 0.75 | DN25 |
GB 600/0.5 | 600 | 0.5 | 96 | 0.75 | |
GB 650/0.5 | 650 | 0.5 | 96 | 0.75 | |
GB 850/0.4 | 850 | 0.4 | 144 | 1.1 | |
GB 1000/0.4 | 1000 | 0.4 | 144 | 1.1 | |
GB 1200/0.4 | 1200 | 0.4 | 144 | 1.1 | |
GB 1500/0.3 | 1500 | 0.3 | 144 | 1.5 | DN40 |
GB 1800/0.3 | 1800 | 0.3 | 144 | 1.5 |
木箱、泡沫或紙箱包裝,因本泵屬于重物只能發物流(需到物流站自提),其它疑問請聯系我們。
以上價格含17%稅,上海蒼茂實業為一般納稅人只能開17%增值稅專用發票,開票請提供開票資料。
售后服務承諾
1.產品提供免費維修一年,免費維保期間內如發生非人為原因引起的損壞(不可抗力原因除外),上海蒼茂實業將及時免費更換和修理。
2.產品實行終身包修,免費保修期滿后買方如委托上海蒼茂實業進行維護保養,上海蒼茂實業將對設備進行維護更換件(出廠價),并詳細列出維保內容。
3.上海蒼茂實業本著以客戶利益為第一,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盡己所能滿足客戶的要求,做好售后服務。
產品品質承諾
1.上海蒼茂實業對產品的質量及交貨期負責,產品交貨之日起質保期為一年(易損件三個月),終身維護。對于產品質量引起的后果,上海蒼茂實業承擔相應的責任。如因操作不當引起的后果,上海蒼茂實業將以最低成本價對設備進行維護。
2.對所有分供方都進行考察、評審,所有產品的采購都只在合格分供方進行。對分供方所提供的原材料、外購件、外協件都需經過嚴格復查,檢驗合格后方準入庫;
3.產品制造嚴格執行“雙三檢”制度,不合格零件不轉序、不裝配、不出廠;
相關信息歡迎咨詢...對稅收增長的貢獻有所上升。今年前5個月一般貿易進口增幅同比增長19.5%,相應地上半年海關代征進口稅收完成2390億元,增長21.1%;股市交易活躍,證券交易印花稅完成72億元,同比增長144.3%;汽車市場銷售形勢好轉,車輛購置稅完成33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6%,這三項合計增收523億元,占增收總額的14.8%,拉動稅收增長3.3個百分點。四是東、中、西部稅收協調增長,收入比重與上年同期基本一致。東部地區稅收收入完成13757億元,增長22.7%;中部地區稅收收入2972億元,增長20.3%;西部地區稅收收入2603億元,增長22.5%。呈現出協調增長態勢,占全國稅收收入比重分別為71.1%、15.4%和13.5%,與上年同期基本一致。這位負責人表示,上半年全國稅收收入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是我國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直接體現。隨著各項宏觀調控措施的進一步落實,我國國民經濟仍將保持較快發展,稅收增長將有可靠的稅源保證。稅務系統采取的一系列加強稅收征管的措施也將繼續發揮作用。因此,預計今年稅收收入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十五末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48%左右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6日說,到“十五”時期末,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達到48%左右,農業機械化程度達到38%,一些重大技術領域已在國際上形成了競爭優勢。
杜青林是在此間舉行的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說這番話的。
據悉,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取得了重大進展,以超級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雜交大豆、轉基因三系雜交抗蟲棉等為代表的育種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已經開始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作用,由此揭開了我國依靠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新篇章。
最為突出的是,水稻矮化品種的培育成功,使單產提高了50%,帶來了水稻生產的第一次飛躍;雜交水稻優勢利用技術的重大突破,使單產又提高20%以上,帶來了世界水稻生產的新跨越;超級稻育種技術的新突破,實現了畝產800公斤的跨越,正在引領水稻生產的“第三次革命”。
此外,雜交玉米、矮敗小麥、轉基因抗蟲棉等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的成功研發和推廣應用,使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有效地提高了糧棉油等大宗農作物的生產能力。畜禽品種改良和規模化養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名特優新水產品養殖技術的進步,使畜牧水產養殖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以上,我國肉類、禽蛋和水產品總產量躍居世界首位。
杜青林同時表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科技總體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從整體來看,我國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實力薄弱、核心技術缺乏,一些出口創匯農產品品種和重大技術裝備仍主要依賴進口;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不健全,很多成果不能變成現實生產力;農民科技素質總體不高,農業科技普及不普遍;農業科技投入總量偏低,創新與應用體系建設有待加強。(完)
國資委新政嚴控央企非主業投資
今后,中央企業的非主業投資行為將受到嚴控。未建立規范董事會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資委將對非主業投資項目實行審核。
首部規范中央企業投資的規章《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自本月1日開始施行,對央企在境內的固定資產投資、產權收購、長期股權投資作出明確規定,并依法進行監管。《辦法》規定,央企投資規模應該與企業資產經營規模、資產負債水平和實際籌資能力相適應,預期投資收益應不低于國內同行業同期平均水平,非主業投資應該符合企業調整、改革方向,不影響主業發展。
國資委相關負責人昨天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央企業行業分布過寬,部分企業主業過多、主業方向不明,資源配置不合理。據統計,2004年中央企業投資總額約1萬億元,其中非主業的投資約占5%。大部分企業的投資行為較為規范,投資的重點基本集中在企業主業上,但少部分企業非主業投資比重偏大,存在盲目多元化投資問題,投資管理上漏洞和隱患較多,亟待加強監管。
《辦法》規定,國資委對企業投資活動實行分類監督管理:建立了規范董事會的國有獨資公司,國資委依據企業年度投資計劃對投資項目實行備案管理;未建立規范董事會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資委依據企業年度投資計劃對主業投資項目實行備案管理,對非主業投資項目實行審核,在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核決定;國有控股公司,應向國資委報送企業年度投資計劃;其他類型的企業,參照國有控股公司執行。
該負責人說,國資委對企業投資活動的監管主要是把握方向,通過確認企業的主業及對企業發展戰略與規劃的審核,引導企業投資向主業集中,控制非主業投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投資活動進行監管的目的,不是代替或幫助企業進行投資決策,而是引導企業防范投資風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央企境外投資監督管理的具體規定將由國資委另行制定。該負責人表示,由于央企其他一些投資活動,如金融類投資活動等在管理上具有特殊性、復雜性,需另行研究制定管理辦法。《辦法》具有階段性和過渡性。下一步隨著改革的深入特別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逐步完善,將對《辦法》進行必要的修訂。
劉紀鵬:電價上漲趨勢難以扭轉
6月28日,國家發改委緊急調整電價,全國上網電價每度上調約1.2分錢,銷售電價每度上調約2.5分。這已是連續第三年上調電價:2004年每度電平均上漲了2.84分,2005年平均每度電又提高了2.52分。
這次電價上調,電力企業本身受惠并不大。2.5分的上調部分,發電企業能拿到1分,主要用于彌補煤炭價格上漲而導致的成本上升;電網企業據說最多拿到2厘,而且是有條件地給―――只有在完成電網主輔分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