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9510
- 型號:4002
- 類型:高速鏜銑頭
- 通用特性:精密
- 主軸圓錐孔號:2623
- 外形尺寸:1732mm
- 重量:3603kg
提高國產數控機床設計可靠性的主要途徑。
數控機床主要由數控系統、伺服系統、機床本體部分組成。數控機床的設計可靠性,主要取決于數控系統的設計可靠性。現代數控機床的數控系統,趨向于采用模塊化硬件的結構形式。根據不同機床的數控功能需要,可選擇不同功能的模塊進行組合。在優化、通用化、標準化的原則指導下,進行功能模塊的設計與制造,能大大地提高數控系統的可旅性。目前我國設計開發的數控系統,其功能還循進一步完善,除直接用于加工的功能外,還應包括人機對話功能,機床故障自診斷功能,機床保護功能,刀具管理功能等.這些功能的配備,既能降低機床使用與維護方面的復雜性,又能極大地提高數控機床使用的可靠性。“九五”期間,我國數控機床骨干制造企業聯合完成了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數控技術與裝配工程化的研究》課題,以提高數控機床設計可靠性為抓手,積極消化吸收FANUC、SIENIENS等國外數控系統的先進技術,使國產數控機床的MTBF值提高到大于400小時,己接近國外數控機床的可霏性。
伺服系統是數控系統和機床本體間的電傳動聯系環節,隨著數控系統可靠性的迅速提高,而數控機床的運動速度,跟蹤及定位精度,零件加工的質量、生產率及工作可霏性等技術指標,往往又主要決定于伺服系統的動態和靜態性能,可見提高伺服系統的設計可布性對提高數控機床整機的可靠性有著孟要憊義。目前,伺服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交流驅動取代了直流驅動、數字控制取代了模擬控制,產生了交流數字驅動系統。特別是DSP的推廣和應用,可使伺服系統的計算速度提高,采樣時間減少,調試方便、柔性增強,可旅性大大提高。
數控機床的機床本體(主要是機械傳動結構及功能部件)的設計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整機的可靠性。我國歷來只重視主機的設計和制造,造成我國數控機床的功能部件(如滾珠絲桿,滾動導軌,數控車床轉塔刀架,加工中心刀庫和機械手),要么質量差、可靠性不及國外名牌,要么還是空白。為此,我國應該大力開展功能部件的設計和研究。發展功能部件產業,對于精密機械部件性質的功能部件,如高速滾珠絲桿、高速滾動導軌、刀庫和機械手等,要在短期內爭取在質量、性能、可霏性上趕上和超過國外名牌產品。此外,還要把技術發展遠比機床落后的數控機床刀具產業上去,開展新穎刀具材料的研究,設計新穎的數控機床刀具,提高刀具耐用度,延長數控機床的精度保持時間。
內容摘要: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數控機床近10年,年產量約為0.6~0.8萬臺,年產值約為18億元。我國機床役齡10年以上的占60%以上;10年以下的機床中,自動/半自動機床不到20%,FMC/FMS等自動化生產線更屈指可數(美國和日本自動和半自動機床占60%以上)。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數控機床近10年,年產量約為0.6~0.8萬臺,年產值約為18億元。機床的年產量數控化率為6%。我國機床役齡10年以上的占60%以上;10年以下的機床中,自動/半自動機床不到20%,FMC/FMS等自動化生產線更屈指可數(美國和日本自動和半自動機床占60%以上)。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很多企業從國外引進技術、設備和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據不完全統計,從1979~1988年10年間,全國引進技術改造項目就有18446項,大約165.8億美元。
這些項目中,大部分項目為我國的經濟建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是有的引進項目由于種種原因,設備或生產線不能正常運轉,甚至癱瘓,使企業的效益受到影響,嚴重的使企業陷入困境。一些設備、生產線從國外引進以后,有的消化吸收不好,備件不全,維護不當,結果運轉不良;有的引進時只注意引進設備、儀器、生產線,忽視軟件、工藝、管理等,造成項目不完整,設備潛力不能發揮;有的甚至不能啟動運行,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有的生產線的產品銷路很好,但是因為設備故障不能達產達標;有的因為能耗高、產品合格率低而造成虧損;有的已引進較長時間,需要進行技術更新。種種原因使有的設備不僅沒有創造財富,反而消耗著財富。
據了解,我國大多數制造業使用的都是傳統機床,而且50%是10年以上的舊機床,而這也直接導致了產品質量差、檔次低、成本高、供貨期長,從而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直接影響一個企業的產品、市場、效益,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要改變這一現象,就需要大力提高機床的數控化率。只要找出主要的技術難點,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就可以小的投資盤活大的存量資產,爭取到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也是一個極大的改造市場。
數控機床對操作維修人員的要求
數控機床采用計算機控制,驅動系統具有較高的技術復雜性,機械部分的精度要求也比較高。因此,要求數控機床的操作、維修及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綜合技術素質。
數控機床的加工是根據程序進行的,零件形狀簡單時可采用手工編制程序。當零件形狀比較復雜時,編程工作量大,手工編程較困難且往往易出錯,因此必須采用計算機自動編程。所以,數控機床的操作人員除了應具有一定的工藝知識和普通機床的操作經驗之外,還應對數控機床的結構特點、工作原理非常了解,具有熟練操作計算機的能力,須在程序編制方面進行專門的培訓,考核合格才能上機操作。
正確的維護和有效的維修也是使用數控機床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數控機床的維修人員應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和維修技術,要了解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懂得數控機床的電氣原理及電子電路,還應有比較寬的機、電、氣、液專業知識,這樣才能綜合分析,判斷故障的根源,正確的進行維修,保證數控機床的良好運行狀況。因此,數控機床維修人員和操作人員一樣,必須進行專門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