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滾塑是中空塑料制品成型的一種工藝方法,又稱旋轉成型、旋轉模塑或回轉成型。滾塑過程是將塑料粉末加入模具中,然后加熱模具并使之沿相互垂直的兩根軸連續旋轉,模具內樹脂在重力和熱量的作用下逐漸均勻地涂布、熔融黏附于模具內表面上,從而形成所需要的形狀,然后冷卻模具,脫模得到制品。
滾塑成型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的英國,50年代在歐洲得到很大發展,之后傳人美國、日本等地,隨著聚乙烯粉末化技術的成熟,日益成為粉末塑料成型工藝中極有競爭力的成型方法。近年來,滾塑工業以10~15%的年增長率持續發展,成為小批量生產中、大型或超大型全封閉與半封閉的空心無縫容器好的成型加工方法。目前,全球旋轉模塑用樹脂消耗量已占到樹脂總產量的8%~9%。
滾塑成型工藝與傳統的中空塑料制品成型方法(如注塑、吹塑、熱成型等)相比,其特點**是樹脂加熱、成型和冷卻過程都在無壓的模具內進行。這樣的特點使之表現出一系列的優點。
模具簡單、成本低廉,適合成型大型塑料制品。
適合多品種、小批量塑料制品的生產。
適合成型形狀復雜的制品以及復合制品。
節約原材料。
制品壁厚均勻、無接縫。
制品無殘余力,不易發生變形
換色容易,當要改變制品顏色時,只需清洗成型模具即可。
2 滾塑成型制品質量控制
2.1 常見質量問題
簡單而實用是滾塑成型的一大優點,但同時也給該技術帶來了一些先天不足的缺陷。比如,制品內部易產生氣泡,而表面則易出現空洞;制品易出現彎曲、收縮、變色等。這些現象不但影響了制品的外觀形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嚴重損害了制品的力學性能。因此,研究氣泡的形成與消失,彎曲、收縮現象的形成與消失以及制品的沖擊強度對提高成型制品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2氣泡與孔眼
氣泡的形成是因為當粉末粒子熔化并粘結在一起的時候,其間夾帶了空氣。在工業生產中,常采用提高加熱溫度的方法來減少或消除制品中的氣泡。因為當提高加熱溫度、延長或消除制品中的氣泡時,物料粘度減小,氣泡擴散容易。同時因為有更多的時間使氣泡擴散更徹底。這種方法對消除制品中的氣泡雖然有效,但是也有副作用。比如增加熔融溫度將導致成型周期延長,降低生產效率.